中国手语大全(手语:无声世界的沟通桥梁)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30 09:15:57    

手语的概况

手语是一门独立的语言,并不是有声语言的附属。它也有一套通行的规则和方法,和有声语言一样,也存在方言现象。手语没有文字系统,主要依靠肢体(手部)动作和表情在身体、空间位置的变动,表达情感和沟通。

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的动作也有区别,统一动作与含义一直是手语教育的重点方向。随着文明的发展与人道主义的光辉,很多学校开设手语专业,社会上也有公益性质的手语科普。


2018 年 5 月发布、同年 7 月 1 日起实施的《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审定,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同意的语言文字规范。类似我们义务教育中的普通话,方便手语使用者准确沟通,减少歧义。这次的修订进行了数量的统计,手语常用词汇有5668之多。

方义的手语每个人都在使用,比如指方向,手舞足蹈表达情感。牙牙学语的小孩用肢体辅助。狭义的手语则有一套规范,更偏向手指语。手语也存在国与国的影响,1840年,传教士米尔斯夫妇在烟台建立第一所聋哑学校——启喑学堂,将手指语引入中国。


手语在国内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非常注重手语的教育,1959 年绘制了四辑《聋哑人通用手语草图》,收录词目 2000 余个,后经修订和补充,更名为《聋哑人通用手语图》,新增词目 1000 余个。1963 年,《汉语手指字母方案》发布。奠定了中国的手指手语系统的基础。

2003 年进行修正,《中国手语》 收录词目 5586 个。

2011 年,国家语委着手起草国家通用手语。

2018 年,《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发布,同年 7 月 1 日,《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实施。

2019 年 11 月 1 日,新修订的《汉语手指字母方案》正式实施。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方式和信息载体。手语和盲文是我国三千多万听力残疾人和视力残疾人的特殊语言文字。教育部、国家语委和中国残联曾开展了全国手语、盲文使用状况的抽样调查,对全国 18 个省 94 所各级各类特教学校发放了 17000 份问卷,回收近 16000 份。

调查结果显示,59% 的成年聋人和 82.8% 聋人工作者认为有必要制定国家通用手语,63.1% 的成年聋人和 85.2% 的聋人工作者希望制定国家通用手语。半数以上的视力残疾学生、教师和成年视力残疾人认为需要完善盲文。


通用手语的意义

国家级通用手语规范的推广,成了手语的‘普通话’。来自不同地方的以手语为主要交流语言的聋人朋友见面后能马上进入无障碍的交流,不用担心地域差异。”

我国的电视媒体,重大报道都会配备手语主持,以翻译朱广权RAP式播报的手语翻译,让人不得不敬佩。同样还有以维护手语群体出名的唐帅律师,当时全中国唯一的手语律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