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8位宗室将领,排第一的非天策上将莫属

71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5-14 13:50:55    

唐朝是一个军功强盛的朝代,随便拉出来一个将领就是灭国级的功绩,就连宗室之中也出现了不少名将。这些宗室名将分别出现在不同的时期,其中最负盛名而且军功最盛的非天策上将李世民莫属了,那么除了李世民,您还知道唐朝的那些宗室名将呢,本文就跟大家一起聊聊。

1、天策上将李世民

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的知名度也是很高的,在成为皇帝前,他也是一位天才战将。

16岁时,李世民前往雁门关解救被突厥包围的隋炀帝。隋末天下大乱后,李世民又首倡晋阳起兵,被李渊封为敦煌郡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浅水原之战,李世民统领4万大军大破拥有20万大军的陇西薛仁杲。

唐太宗李世民

平定陇西后,李世民以关中为根基,出兵关东开始了统一天下的历程,在三年的时间里先后平定了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势力,尤其是与王世充之战,李世民一举平定了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势力。班师回京后,李世民被加封为天策上将、陕东道大行台,位在王公之上并增加食邑二万户。

在唐初的统一战争中,李世民凭借军功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身上的官职和爵位有秦王、太尉、司徒、尚书令、中书令、陕东道大行台、雍州牧、凉州总管、上柱国、十二卫大将军、天策上将等,权力仅次于李渊和太子李建成了。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元吉,两个月后李渊禅位,李世民即位为帝,在位期间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盛世——贞观之治。

2、河间郡王李孝恭

李孝恭,唐朝宗室,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曾孙,北周朔州总管李蔚之孙,隋朝右领军大将军李安之子,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兄,位列凌烟阁功臣第二位。

在唐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李世民主要统兵在北方作战,而李孝恭则统兵基本上平定了南方地区。

武德元年(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后,封李孝恭为山南招尉大使,负责经略巴蜀,而李孝恭也不辱使命,攻占三十余州,拿下朱璨。

河间郡王李孝恭

武德二年(619年),李孝恭被任命为信州总管,而后在李靖的辅佐之下,平定了萧铣的割据政权。而后李孝恭又率部平定了辅公祏,江南一带也被平定。

南方平定后,有人告发李孝恭谋反,因此李孝恭被免去扬州大都督一职,改任宗正卿。

贞观年间,李孝恭担任过礼部尚书,因功被封为河间郡王,贞观十四年(640年),暴病身亡,时年五十岁。诏赠司空、扬州都督,陪葬献陵,谥元,配享高祖庙庭。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位列第二位。

3、江夏郡王李道宗

李道宗,唐太祖李虎曾孙,北周梁州刺史李璋之孙,东平王(追封)李韶之子,唐高祖李渊堂侄,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兄弟。

武德元年(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后,李道宗被封为左千牛备身、略阳郡公。而后李道宗跟随李世民参加了唐统一天下的战争,参与攻打了刘武周、王世充、刘黑闼等战役。武德五年(622年)因功被封为任城王。

贞观三年(629年),李道宗以大同道行军总管的身份跟随大将军李靖北征突厥,胜利回朝后被任命为刑部尚书。贞观八年(634年),再次跟随李靖参加了攻灭吐谷浑之战。

李道宗影视形象

贞观十一年(637年),李道宗被改封为江夏郡王,不久便因贪赃入狱。贞观末年李道宗又参与了攻打高句丽和薛延陀的战争。唐太宗晚年,评价李道宗是与李勣薛万彻二人齐名的名将。

李治即位后,李道宗被加授特进,永徽四年(653年),卷入房遗爱谋反案,流放象州,病死于途中,后来追复官爵,以礼改葬。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对唐朝有大功的宗室名将,在后来的演义中却被塑造成一位奸臣。

4、淮安王李神通

李神通是唐太祖李虎的孙子,隋朝海州刺史李亮长子,唐高祖李渊的堂弟,李世民的堂叔。

大业十三年(617年),在得知堂兄李渊在晋阳起兵后,李神通跟随平阳公主割据鄠县响应,次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后,李神通被任命为右翊卫大将军,永康郡王,不久改封为淮安王。

淮安王李神通影视形象

武德二年(619年),在与夏王窦建德的作战中,李神通与李绩、魏征和同安公主等人一同被俘虏,但是窦建德并没有虐待他们,而是以礼相待,后来他们逃脱回到了长安。

回朝后,李神通又跟随大侄子李世民参与平定了刘黑闼和徐圆朗,因功升任左武卫大将军。

唐太宗即位后,李神通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贞观四年(630年),因病去世,时年五十三岁,获赠司空,谥号靖,配享唐高祖(李渊)庙庭。

5、成王李仁

李仁,唐太宗李世民的孙子,吴王李恪嫡长子。永徽四年(653年),李恪因卷入房遗爱谋反案,被长孙无忌陷害致死,他的四个儿子被流放到了岭南,当时李仁7岁。

光宅元年(684年),李仁得以承袭父亲“郁林郡王”的爵位,并被任命为郁林县侯,这一年他已经38岁。武则天曾称赞他说:“儿,是我家的千里马”,于是李仁改名为李千里。

武则天执政时期,李仁历任唐、庐、许、卫、蒲五州刺史,后被任命为岭南安抚讨击使,历迁右金吾将军。

中宗复位后,李仁先是被封为成纪郡王、左金吾卫大将军,不久进封为成王,兼领益州大都督,后又加授他为广州大都督兼五府经略安抚大使,上柱国,王爵不变。待遇与相王李旦一样。

景龙元年(708年),李仁与节愍太子李重俊、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景龙政变,诛杀武三思武崇训,后又欲杀韦后,事败被害,籍没其家,改姓“蝮”氏,时年六十二岁。唐睿宗李旦即位后为其平反。

6、信安郡王李祎

李祎,唐太宗李世民曾孙,吴王李恪之孙,张掖郡王李琨之子,与唐玄宗李隆基是堂兄弟。开元十二年(724年)被封为信安郡王。

开元十七年(729年),李祎以陇西节度使的身份指挥了石堡城之战,大破吐蕃,促成两国数年之间无交兵的和平局面,并以军功恩泽先人。

信安郡王李祎影视形象

开元二十年(732年),李祎被任命为河东、河北行军副大总管,率部在枹白山之战大破奚和契丹,俘虏敌酋,驱逐叛逆。李祎因功加开府仪同三司 ,兼关内支度、营田等使,兼采访处置使,增加领导泾、原等十二州,他的两个儿子也因此获得官职。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李祎被拜为太子少师,天宝二年(743年)升任太子太师,不久因病去世,终年80余岁。唐玄宗痛惜良久,追赠其为太尉。

7、建宁王李倓(tán)

李倓,唐肃宗李亨第三子,早年曾以皇孙的身份被封为建宁郡王。安史之乱爆发后,李倓跟随爷爷唐玄宗李隆基和父亲李亨逃亡蜀地,在逃亡的路上,李倓和宦官李辅国劝谏李亨收拾兵马,抵御叛军。

影视剧中的李倓形象

李亨同意了李倓的建议后,率部北上,在北上途中,李倓率领数百骁骑,每战在前。李亨在灵武即位后,李倓继续领兵作战,多次击溃盘踞关中的叛军。

李倓为人正直,多次向老父亲肃宗李亨揭露李辅国张良娣二人的罪恶。可是李辅国张良娣却诬陷李倓欲谋害其兄广平王李豫,肃宗听信谗言后,赐死李倓。

宝应元年(762年),李豫即位后,追封李倓为齐王。

8、武威郡王李载义

李载义,唐太宗李世民嫡长子李承乾的后裔,到他时已经是皇室远支。少年时以勇力见称,被卢龙节度使刘济招入亲军,累升衙前都知兵马使。

宝历二年(826年),李载义发动兵变,杀卢龙节度使朱延嗣,自称留后。旋即获朝廷承认,授为卢龙节度使,封武威郡王。

李载义

此后李载义参与平定了沧景之乱,因功加衔同平章事。大和四年(830年),李载义又相继击败奚族及契丹的入侵。次年,被部将杨志诚驱逐,辗转入朝,受到唐文宗的礼遇。此后历任山南西道节度使河东节度使等职,并加兼侍中

开成二年(837年),李载义病逝,终年50岁,朝廷追赠其为太尉。

小结:

在众多的宗室将领中,论战功,论名气,肯定是李世民的名气最大了,他才是大唐真正的战神,不过后来李世民即位当了皇帝,所以我们在谈到大唐战神的时候往往忽略他而自然的认为是李靖。毕竟李世民的战功都是在27岁之前打下的,即位之后作为皇帝他也就不再上前线作战,而是留在后方规划整个作战蓝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