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将名单(10名开国大将,谁的资历最老?)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07 09:31:08    

开国10名大将是仅次于十大元帅的我军优秀指挥员,他们在革命战争年代前赴后继,南征北战,所向披靡,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通常开国10名大将的排名顺序是: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这个排名是根据战功、资历、贡献大小而综合排名的。但是,就资历一项而言,笔者认为,这个排名似乎不太科学。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要喷我了。让笔者细细说完以后,你再来评论。

一、入党时间

开国大将参加革命、入党的时间都不一样,最早的是1922年,最晚的是1928年,时间跨度比较大。

下面以10名大将的入党时间为顺序,看一下谁的党龄最早:

陈赓

1922年上半年,陈赓进入毛泽东创办的自修大学学习,同时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2年12月,年方19岁的陈赓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参加了长沙党组织发动的工人运动。

肖劲光

1921年春,肖劲光与任弼时、刘少奇、罗亦农等人赴俄国学习。1922年底,经中共旅俄支部批准,肖劲光转为中共党员。

许光达

1925年5月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黄克诚

1925年,衡阳区委批准黄克诚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徐海东

1925年,经吝积堂、李树珍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树声

1926春,董必武批准王树声加入中国共产党。

张云逸

1926年10月,经王之仁的介绍,身为国民革命军少将参谋长的张云逸在武汉加入中国共产党。

粟裕

1926年11月,粟裕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粟裕在武昌二十四师教导队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谭政

1927年9月,谭政参加了秋收起义。10月,跟随部队进入井冈山,谭政经宛希先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罗瑞卿

1926年10月,罗瑞卿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武汉分校)。1928年10月,在上海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综合对比:

陈赓、肖劲光是1922年入党的。

许光达、黄克诚、徐海东是1925年入党的。

王树声、张云逸是1926年入党的。

粟裕、谭政是1927年入党的。

罗瑞卿是1928年入党的。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陈赓、肖劲光的党龄最早,罗瑞卿的党龄最晚。

二、加入人民军队的时间

以下是10名大将参与创建、加入人民军队的时间,以先后顺序排列:

陈赓

1924年5月,陈赓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在周恩来的领导下,组织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人联合会。1925年参加了国民革命军的东征作战。

在黄埔军校期间,陈赓参加了周恩来组织的铁甲车队(叶挺独立团前身,南昌起义主力)军事活动。可以说,陈赓是最早参与创建人民军队的大将。

1927年2月,陈赓参加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1927年8月,参加了南昌起义。

张云逸

1927年8月,张云逸与周士第等秘密组织、掩护第25师的大部分人员参加南昌起义。1929年12月,参与领导了百色起义。

粟裕

1927年4月,粟裕加入叶挺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24师。8月,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1月,参加了湘南起义,后随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

许光达

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编入第二团炮科十一大队。之后黄埔军校师生随邓演达迁往武昌,1927年毕业后到江西九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直属炮兵营。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许光达与几位同学赶赴南昌,但错过起义,后追至宁都赶上起义部队,被编入第二十五师七十五团三营十一连任三排长,师长为周士第。

谭政

1927年9月,谭政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之后经三湾改编,编入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任团部书记。10月,随部队进入井冈山。

徐海东

1927年11月,徐海东率领当地农民自卫队参加支援黄麻起义,后任黄陂县委常委、军事部长兼夏区区委书记。

王树声

1927年12月,王树声指挥农民武装进攻破寨岗,并参与同年的黄麻起义,后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1师第1大队党代表。

黄克诚

1928年1月,黄克诚组织参与湘南起义,领导湖南永兴暴动,任永兴红军警卫团党代表兼参谋长。4月,随朱德、陈毅进入井冈山。

罗瑞卿

1929年1月,罗瑞卿受中共中央军委派遣,派他去湘鄂西贺龙部队。他走到宜昌,交通断了,又返回上海。3月间,红四军打下了福建汀州。中共中央军委又派他到红四军去工作。

肖劲光

1924年春回国,1925年秋奉命到国民革命军第二军6师任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并率部参加北伐。

1927年9月初,奉命第二次到苏联,进入列宁格勒托尔马乔夫军政学院学习,并于1930年毕业回国。之后,肖劲光到闽西苏区,任闽粤赣军区参谋长。

综合对比:

陈赓,参加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陈赓、粟裕、张云逸、许光达参加了南昌起义。

谭政参加了秋收起义。

粟裕、黄克诚参加了湘南起义。

徐海东、王树声参加了黄麻起义。

张云逸参与领导了百色起义。

从以上可以看出:

陈赓是最早参与人民军队创建的,并且参加了2次武装起义。

粟裕参加了2次武装起义。

张云逸参加了2次武装起义。

许光达、谭政、黄克诚、徐海东、王树声各参加了1次武装起义。

罗瑞卿、肖劲光没有参加过武装起义。

三、红军时期

以下是10名大将在红军时期最高职务:

张云逸

红一方面军副参谋长,中革军委副总参谋长

王树声

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兼红三十一军军长,西路军副总指挥兼红九军军长

徐海东

红二十五军军长,红十五军团军团长

肖劲光

红五军团、红七军团政治委员,红三军团参谋长。

粟裕

红七军团参谋长,红十军团参谋长。

谭政

红二十二军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罗瑞卿

红四军政治委员,红一军团保卫局局长,红一方面军保卫局局长

黄克诚

红一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陈赓

1928初年至1931年5月,陈赓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的中央特科从事情报、保卫工作。在此期间,陈赓为保卫党中央、获取情报、惩治叛徒立下了赫赫功勋,不亚于指挥一个军的战功。

在顾顺章叛变之后,陈赓去鄂豫皖苏区工作,担任红四方面军红12师师长,在一次战斗中右腿负伤。张国焘打算让他出任红四方面军参谋长,因看不惯张国焘的做事风格,被陈赓拒绝了。

随后,陈赓再次去上海治疗腿伤,不幸被捕,遭受了最严酷的刑具和电刑,使他的身体遭到了极大的摧残,在党的营救下脱险。之后来到了中央苏区,担任彭杨步兵学校校长。

在长征时期,陈赓担任红军干部团团长。到达陕北后,任红一军团第1师师长等职。

许光达

红六军17师师长、红三军8师师长等职。

1932年1月,许光达在率部参加瓦庙集战斗中身负重伤,被送往上海治疗,但因子弹在心脏附近开刀未能取出。1932年5月,被送往苏联学习并治伤,伤愈后在列宁学院中国班学习。

综合对比:

张云逸、王树声担任过方面军级的领导职务。

徐海东、肖劲光、粟裕担任过军团级的领导职务。

谭政、罗瑞卿、黄克诚担任过军级的领导职务。

陈赓、许光达担任过师级的领导职务。

笔者语:

在10名大将中,只有陈赓、许光达是黄埔军校毕业的。

如果陈赓没有受伤,没有去上海治疗腿伤,没有从事特科工作。他跟随朱德上井冈山,在苏区工作,应该会是军团级的领导职务。

许光达如果没有受伤去苏联,他也应该会是军团级,许光达从1932年至1942年,十年之间没有上过战场,这是他的硬伤,导致排名在最后。

他们二位是比较遗憾的,否则1955年授衔顺序会是另一种结果。



四、抗日战争时期

在抗日战争中,10名开国大将的任职与贡献:

陈赓

在华北战场,陈赓率领的386旅,打的日军咬牙切齿,以至于华北地区的日军打出了“专打386旅”的标语。386旅是八路军在华北地区的一支劲旅,被美军观察组誉为“最优秀的八路军之旅”。”

粟裕

在华中战场,粟裕开始崭露头角,军事能力彰显出来。先后担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新四军第一师师长。

先后参与指挥黄桥决战、天目山战役等重要战役。他指挥的新四军第一师,是新四军主力劲旅部队。

黄克诚

黄克诚先后担任115师343旅政委、八路军第五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新四军第三师长兼政委。

黄克诚从八路军到新四军,开辟了苏北抗日根据地,打通了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的联络。

张云逸

先后任新四军参谋长兼第三支队司令员、新四军副军长兼第2师师长等职,参与创建华中抗日根据地。

王树声

先后任晋冀豫军区副司令员、太行军区副司令员,1944年冬率部东渡黄河,进入河南,同皮定均率领的抗日武装会合,组建河南军区并任司令员。

许光达

先后任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长和教育长、中央军委参谋部部长兼延安卫戍司令。1942年到晋绥军区工作,任晋绥军区第二分区司令员兼120师独立第2旅旅长等职。

罗瑞卿

先后任抗日军政大学副校长、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协助彭德怀指挥安排百团大战中的政治工作,1943年返回延安。

徐海东

徐海东担任115师344旅旅长,参加了平型关大捷。1939年8月,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总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1939年12月,指挥周家岗战斗,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指挥作战。

之后,由于伤病长期休养。

肖劲光

抗战期间一直在延安,先后任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

谭政

先后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抗战期间一直在延安。

综合对比:

陈赓、粟裕、黄克诚三人,一直在抗日的最前线,领导的部队都是八路军、新四军的劲旅,战功赫赫。

张云逸虽然在前线,但主要从事的是新四军军部的领导工作。

王树声,在抗日战争期间一直担任的是副职,在抗战末期才任河南军区司令员。

许光达、罗瑞卿,一半时间在延安,一半时间在抗日前线。

徐海东,在抗战初期指挥了敌后抗日作战,之后长期休养。

肖劲光、谭政,抗战期间,一直在延安任职,没有上过战场。

第七届中央委员、候补委员:

1945年6月,党的七大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候补委员,10名开国大将有7人当选。

中央委员:张云逸

中央候补委员(以得票多少为序):黄克诚、谭政、粟裕、罗瑞卿、陈赓、肖劲光。

五、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是10名开国大将的分水岭,也是1955年授衔时的主要依据:

粟裕

解放战争时期,粟裕大放异彩,是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时刻,展示他军事才华的广阔舞台。在这个时期,粟裕的大兵团指挥战术,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陈赓

解放战争时期,陈赓率领的陈谢兵团,执行中央军委赋予的战略机动任务,独立、自主的完成了作战任务。

1947年8月,陈谢兵团西出豫西,与刘邓、陈粟大军,形成品字形态势,牵制了国民党大量兵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建立豫陕鄂解放区

渡江战役之后,陈赓的四兵团暂归四野林总指挥。同时,由陈赓统一指挥四兵团、十五兵团解放广州、广西。

在解放中南的一系列战役中,陈赓与林总就作战方案发生过三次争论,毛主席三次都支持陈赓的意见,可见陈赓的大兵团作战指挥艺术有多高。

黄克诚

1945年8月,致电中央,应尽快挺进东北,占领战略要地。随后,率领新四军三师挺进东北。

在东北期间,黄克诚主要负责后勤保障工作,为解放东北做出了巨大贡献。参加了平津战役和解放武汉、湖南的战役。

肖劲光

在东北期间,担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辽东军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副司令员、第十二兵团司令员、湖南军区司令员等职。

肖劲光与陈云一起坚持南满斗争,打开了东北军事作战的局面。先后指挥了四保临江战役、长春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等。

罗瑞卿

罗瑞卿在解放战争期间,参与指挥了解放华北的一系列战役,曾担任晋察冀野战军第一政委、华北军区第二兵团政委、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第二十兵团政委。

张云逸

张云逸在解放战争期间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主持华东军区日常工作,负责华东地区的土改和之前工作。

谭政

在东北期间,谭政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创建并巩固东北解放区,协助政委罗荣桓领导部队政治建设。

参与领导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以及解放中南的一系列战役,并任中南军区第三政委。

许光达

许光达在解放战争期间,参与指挥了解放大西北的一系列战役,先后担任西北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第二兵团司令员等职。

王树声

在解放战争期间,王树声参与指挥了中原突围等战役。先后担任鄂西北军区司令员、鄂豫军区司令员、湖北军区司令员(兵团级)等职。

徐海东

在解放战争期间,徐海东一直在休养。

综合对比:

在解放战争期间,独立指挥大兵团作战的有粟裕、陈赓二人。

黄克诚、肖劲光、罗瑞卿,担任了野战军级别的职务,参与指挥了解放战争。

张云逸、谭政,担任了野战军级别的职务,负责后勤、支前、政治工作等。

许光达、王树声,担任了兵团级别的职务。

徐海东在休养。

六、新中国成立初期

1950年至1955年授衔之前,他们担任的职务:

粟裕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华东军区副司令员,解放军第一副总参谋长,解放军总参谋长。

黄克诚

湖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解放军第二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国防部副部长、中央军委秘书长。

陈赓

云南军区司令员,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志愿军第二副司令员兼三兵团司令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军事工程学院院长。

谭政

中南军区第三政委、华南军区政委,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国防部副部长。

肖劲光

海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

王树声

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总军械部部长

罗瑞卿

公安部部长、公安军司令员。

许光达

装甲兵司令员兼政委

张云逸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

徐海东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综合对比:

粟裕、黄克诚1952年担任副总参谋长,并于1954年分别担任总参谋长、中央军委秘书长职务。

陈赓、谭政、王树声担任过大军区副职。

肖劲光、谭政(实际主持总政工作)、王树声,从1950年开始担任军委兵种(总部)一把手,并于1954年担任国防部副部长。

陈赓,1954年任副总参谋长。

罗瑞卿、许光达担任军委兵种司令员。

张云逸、徐海东,由于身体原因,不再担任具体职务。



七、1952年评级

1952年,全国对党政部门干部进行行政评级,对军队干部进行军队评级。这次评级很重要,决定了1955年授衔的结果。

1952年,他们10人都被评为行政四级,享受副总理级待遇。

由于许光达上书军委,主动要求降级,起初军委不同意,他是一再要求降级,所以他是10人中的唯一行政五级,享受国务院秘书长待遇。1955年授衔时,许光达再次要求降低军衔,军委没有同意。

张云逸虽然被评为行政四级待遇,但是实际享受的是行政三级,政治局委员待遇,对应军队的级别为元帅级,也就是军委副主席级。张云逸先后参加了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他比主席还大一岁。

这10人的军队评级为:

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8人被评为军委委员级。

王树声、许光达2人被评为正兵团级。

以下是军队级别与行政级别的对应:

元帅——军委副主席级——行政三级(享受政治局委员级待遇)

大将——军委委员级——行政四级(享受副总理级待遇)

上将——正兵团级——行政五级(国务院秘书长级待遇)

中将——副兵团级——行政六级(享受部长级待遇)

少将——正军级、副军级——行政七级(享受部长级医疗待遇)



八、谁资历最老

综合以上历史资料,笔者认为,按照资历排名应该为:陈赓、粟裕、黄克诚、肖劲光、张云逸、徐海东、谭政、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陈赓

我军能独立指挥大兵团作战的除了彭总、林总、刘伯承、徐向前、粟裕以外,陈赓算一个。

10名大将中,陈赓的党龄最早,参加过上海工人第三次起义、南昌起义。

陈赓是黄埔一期的高材生,黄埔三杰之一。他的同期同学徐向前、左权、许继慎、蔡升熙、刘畴西,在红军时期都是军级以上干部,以陈赓的聪明才智,不在他们之下。

陈赓与黄埔一期同窗的国民党将领中,有军事指挥能力的杜聿明、陈明仁、宋希濂等人,都是指挥过千军万马的人,抗战时期,他们率领远征军浴血奋战,打退日军。

陈赓与他们的能力相比如何?在黄埔军校,他们都是向陈赓看齐的,以陈赓为榜样。

在上海特科时期,如果没有睿智、果断、勇敢、灵活的头脑和缜密思维,是很难保卫党中央的安全。

在长征途中,陈赓率领干部团,多次解围困局。

抗日战争时期,386旅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解放战争时期,陈赓从山西到豫西,再到中原,驰骋中南,迂回大西南,军事援助越南。

唯一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大将,他发明的坑道工事体系,挽救多少志愿军战士的生命。

1947年,陈毅在给中央的报告里指出:粟裕、陈赓是我党、我军新成长起来的优秀军事家。

1959年,曾经有人问彭总,谁可以接任他的国防部长一职,彭总推荐陈赓。

不知什么原因,陈赓在建国后的职务不太高。

根据以上史实,陈赓的资历排第一位,属于10名大将中资历最老的。

笔者认为,如果10名大将中,谁有机会授予元帅军衔,只有陈赓和粟裕唯有可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