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的别称是什么(月桂秋思落谁家)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28 10:16:12    


桂花,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

农历八月,别称“桂月”,概因此时桂花盛开、芳香四溢,正如歌词里所说的“八月桂花遍地香”。古人则认为桂花和月亮关系紧密,且桂花盛开之际恰逢中秋赏月时。

古代神话中,桂树是生长在月亮上的灵性树木。早在《淮南子》中,便有“月中有桂树”的记载;于是就有了月圆之夜,会有很多桂子从月亮中的桂树掉落人间的传说。浪漫的古代诗人,就放飞思绪,如宋代杨万里禁不住咏叹:“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香气浓郁的桂花,是从传说中的月宫桂树移栽而来的,使得桂花漫山遍野盛开。唐朝宋之问也在诗中说:“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南宋诗人程公许的《桂花》,描述了美好的桂花香:“露香消渴桂花芳,天气偏饶八月凉。不是窅窳(yǎo yǔ)分得种,人间那得许清得。”月宫里的桂花摇落到人间而生出的花香,安抚着秋燥的人间。白居易《东城桂》一诗侧重点却不同,想把桂花搬到月宫去种:“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吴刚伐桂的传说有很多个,其中唐代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中说:“旧传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道有过,谪令伐树。”说是让他砍倒桂树,方可获仙术;但吴刚每砍完一半,桂树便会自动愈合,日复一日,吴刚始终无法达成,必须不断地砍下去。传说月桂边砍边生,其洁白的花朵和树下灵动的玉兔,共同构成了月亮上最美的景色。唐代诗人李商隐在诗中引用了这个神话:“莫羡仙家有上真,仙家暂谪亦千春。月中桂树高多少,试问西河斫树人。”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中秋节,留下了赏月饮桂花酒的习俗,传说也是与“吴刚伐桂”有关。年复一年,吴刚每日砍树不停,非常劳累,只有中秋节这一天才能在树下休息,与人间共度团圆佳节。桂花酿造的酒,古代也叫桂醣、桂浆,中国人酿造、饮用桂花酒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更远。屈原在《九歌》中吟道:“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描述了祭祀时的场景——蕙草蒸制的肉食放在兰草垫子上,配上桂花和花椒酿造的美酒。可见,桂花酒在古人眼中被视为琼浆玉液、仙酒,也用于祭祀大典。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是唐朝诗人王建在中秋赏桂望月时发出的问;李白则早早发出了“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与浪漫,给国人留下“九天揽月”的宏愿。如今,诗中的“探月”“揽月”已在现实中一点点实现……也许有一天,“月中有桂树”将不再是神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