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评价的标准是什么 ?

16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2-23 13:50:48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祖国河山、历史和文化,关心祖国前途和建设,有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关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了解改革,开放的政策,树立信念,竞争和时效观念,有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志向和决心。

3、学习政治理论常识,达到政治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学习、了解国内外重大的时事政策。

4、热爱集体,参加集体活动,完成集体任务,个人服从集体,维护集体荣誉,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5、遵纪守法,遵守中学生守则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共秩序。

6、文明礼貌,达到“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

道德是公正的法官。道德评价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和人们内在的意志力量。道德是人以评价来把握现实的一种方式,它是通过把周围社会现象判断为“善”与“恶”而实现。

道德评价是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标准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荣辱、正当或不正当等道德价值的评论和断定。通过赞扬、褒奖或批评、谴责,激励人们扬善弃恶。

延伸:道德

道德是以文明为方向,以礼义廉耻忠孝节悌为核心内容的一种社会主流价值观下的非强制性约束法则。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顺理则为善,违理则为恶,以善恶为判断标准,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 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道德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与政治、法律、艺术等意识形式有密切的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以仁义为基础的道德。

道德评价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1、道德价值裁决作用。对道德行为现象进行褒贬;谴责不道德的思想行为,给具有该思想和行为的人施以压力,使引起自疚、不安、悔改;同时宣传好的思想和行为,为人们树立模仿学习的榜样,进一步激励人们的道德和行为。

2、教育作用。使人们了解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帮助一起分析原因、动机,找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

3、调节作用。通过舆论工具,扶扬正义和真善美,打击压制假恶丑,制约人们的行为和思想。道德评价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