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特点有哪些(中国戏曲有哪些特点?)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09 08:15:30    

在东方戏剧文化中间,中国戏曲有其极大的特色。东方戏剧一般可分为两大系统:其一为本国的传统戏剧,另一为近现代由西方传入的话剧和歌剧、舞剧等。中国近现当代的戏剧文化也如此。

传统的戏剧

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取得了无与伦比的丰富和巨大的成就。与其他东方国家的戏剧文化相比较,其独特之处主要有三。

第一,历史悠长。戏曲自公元12世纪进入成熟期至今,有近千年连续不断的创作史和演出史且至今仍处于几度繁荣后的方兴未艾阶段,时间跨度包括古、今、现、当代和未来。第二,影响巨大。从古至今都覆盖着汉民族所有的地区,无论表现内容和演出区皆如此;鉴赏对象包括帝王将相、士绅平民直至最低层的贫民在内的各个社会阶层和年龄层次,做到雅俗共赏、老少皆宜;与传统文化中的其他重要门类,诸如诗文、小说、绘画、音乐和曲艺等,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和共同繁荣;在漫长的封建时代中,给被剥夺接受教育和文化享受的最广大的城乡贫民以历史教育、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哲理教育和审美教育,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传统之形成和发扬光大,起了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第三,戏曲整体构成的多层次、多元性。以上三个特点是互相结合、互相交叉,不能截然分开。

戏曲

为便于阐述,今试从戏曲的多元性的角度对戏曲的特点作一分析与探讨。

一、文化背景的多元化

戏曲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国文化是戏曲的坚实雄厚之基础,戏曲以整个中国文化为强大之背景,故而取得极大的成就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文化之所以取得极其丰富、辉煌的成就,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即其文化组成的多元化。自远古时代起,中国大陆即活跃着多种民族和部落,经过多次纷争和融合,中原地区形成以华夏文化为主、吸收着匈奴等多种民族文化的北方文化,长江流域则有以湘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结合而成的南方文化,南北文化第一次融合成两汉时代的汉文化;

南北朝至唐代,由于五胡乱华、西北少数民族的入主中原,汉文化再次与西北少数民族的文化融化,盛唐时代在再次扩大这种融化的同时,又大量吸收西域文化和印度佛教文化,北宋形成以儒道佛三家鼎立和互补为主,充分全面深入吸收历代民间文化和西北(包括西域)、中亚文化以及部分吸收罗马文化(两汉时代传入)和犹太文化、伊斯兰文化(宋代或以前分别自陆、海两路传入)的中国文化。正式形成于南北宋之交前后的南戏(一般认为起始于温州,现亦承认福建闽南和广东潮汕地区亦为发祥地之一)即以此多元化的中国文化为背景。

南戏演员

而继之于山西、河北一带产生的元杂剧,则又加入辽(契丹)、金(女真)、元(蒙古)文化的成分。作家的民族成分也丰富起来,除汉族外,契丹等少数民族作家也加入戏曲创作队伍,有的还成为名家。至明代,以昆山腔为主体的传奇,融合南北曲,成为戏曲中南北交融的典范。金元杂剧和明清传奇在戏曲文学方面,遵循中国诗歌诗、词、曲的发展道路,将剧曲发展到艺术高峰阶段,成为公元12到17世纪,这五百年中的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典范之一,且其戏曲音乐和艺术服饰(此指明清传奇)亦在中国和世界音乐、艺术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其艺术成就无疑是领先的。

明清传奇的戏曲文学、音乐(包括曲调和伴奏乐器)、语音和服装,皆是多元性的中国文化的产物,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化善于吸收和融合汉民族以外各种文化的杰出成绩。近代起至现当代,地方戏和京剧又吸收西方文化尤其是话剧的某些形式和特点,在舞台形式、演出内容、表现方式和器乐配备诸方面都吸取了西方文化的诸多内容,尤其是沪剧和京剧、昆剧、川剧、越剧、河北梆子等还改编上演西方名剧、电影名著等作品,有些当代戏曲作品用西洋乐器甚至用交响乐队作为伴奏。于是,当代中国戏曲的文化背景之多元化更为丰富和复杂,中国当代戏曲与当代整个中国文化一样,已经和将继续成为中国、印度、西方三大文化体系结合(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伊斯兰文化和犹太文化)的产物。戏曲在多元化的中国文化的背景笼罩下,又产生了以下几个多元化的显著特点。

中国戏曲

二、戏曲组成的多元化

戏曲与其他东方戏剧比较,其组成部分多而复杂。戏曲一般由文学、音乐、伴奏、表演、服饰组成,每一个成分也有其多元性的特点。戏曲文学以曲为主,有时也有诗词的成分,还包括骈赋和八股文的特点,说白则兼具文言和白话。音乐的曲调,本文前已指出,兼有南北腔之长,融合了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戏曲文学和音乐之间还包容着汉字音韵学这个独特的文化品类。至于伴奏的乐器,如笛子来自羌族,宋时称为羌笛;弦琴来自西域,故至今仍称胡琴;琵琶更是西域的著名乐器,唐时才风行中华。以上乐器都被戏曲吸收为主要伴奏工具,又成为今日民族乐器的主要器乐门类。

戏曲的表演形式也非常丰富,除一般的程式化的表演、演技包括水袖、步法、身腰功夫外,还将武术杂技与舞蹈和人物的一些日常动作与戏剧熔于一炉;在武戏中还融入变化繁多的筋斗;单打独斗的惊险与大型战争的开打场面,或热烈火爆或蔚为壮观,令观众动容。戏曲为中国武术的舞蹈化、戏剧化方向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有些戏曲剧目在上演时,将动物引上舞台,可见戏曲有时竟还包括马戏的成分。戏曲也包容着曲艺的成分,如有的作品中的某些角色唱道情或民间小曲,有的小丑角色用快板或绕口令形式来念台词等。

戏曲舞台呈现

三、美学思想的多元化

中国戏曲所体现的独特美学个性,在世界美学历史上占有一席极其特殊而又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戏曲的独特美学风格是它的写意性。戏曲的写实和写意结合、以写意为主的美学风格,已引起世界性的重视和赞赏,而实质是多元文化的交融之结果。如前所述,多元文化的交融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戏曲作为综合艺术,是多种文化的交融,包括文学(文学中又有诗、词、曲、赋、文和口语、民歌、曲艺等成分)戏剧(表演、导演)、音乐、舞美、服饰、舞蹈、武术、杂技等。第二个层次是本民族内各种文化的交融,尤其是南北文化的交融。第三个层次是将本民族和别的多种民族、中国和外国的文化相结合和融化。戏曲美学的多元化交融即是以上三个层次交融的产物和结晶。和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也包括小说)绘画一样,戏曲也是写意派美学的体现物。

戏曲服饰

戏曲在文学方面继承诗词的传统。唐宋诗词在佛教传入后,将禅学南宗之顿悟理论融入诗学,形成儒道佛三家合流的艺术美学。自唐代起,体现写意派美学的山水诗特别发达,影响所及,在抒情诗中也大量写景,形成诗人常得江山之助和诗歌中善于情景交融的历史传统。这个传统也理所当然地影响到曲。于是剧曲不仅常用、善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而且戏曲中的场景描写不用舞美形式,而是用文字形式,在剧曲中给予无比有力和形象的表现,并在演员的表演动作得到恰当的配合。这就显示了戏曲的三重写意性:文学的写意性、动作的写意性和舞美的写意性。

中国写意派诗学笼罩诗、词、曲,戏曲作家和研究家,既受写意派诗学之影响,又为之作出杰出的贡献。写意派诗学自盛唐时正式产生,到晚唐司空图创立滋味说,南宋严羽创立妙悟说,最后在清初由王渔洋总结为神韵说。戏曲家的创作也多遵循中国写意派诗学中的诸如以气为主和意在言外、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神韵天然和时空交错等特点。如汤显祖即自认为《牡丹亭》遵循王维时空交错的“雪里芭蕉”的创作原则,改编者违反此旨,犹如“昔有人嫌摩诘之冬景芭蕉,割蕉加梅,冬则冬矣,然非摩诘冬景也”(《汤显祖集·答凌初成》)。戏曲的剧曲得中国写意派之滋养,故而具有“诗中有画”、诗情画意的出色艺术效果。

《牡丹亭》

金圣叹发表于清初的《金批西厢》还直接将印度佛学中的因缘生法、镜花水月和那辗法、极微论引入戏曲美学,结合对戏曲经典著作《西厢记》的评批,将戏曲美学引向新的高度。《金批西厢》纯熟运用儒道佛三家的哲学和美学理论并使之融汇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戏曲美学之多元性的特点。至于《金批西厢》在开首《读法》中介绍和强调的赵州和尚“狗子无佛性”为“无”的观点,更体现了道、佛两学结合的写意派美学之真义。

至清末民初之王国维,又吸收西方美学之精华,在全面、深入总结诗歌美学和戏曲美学双重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以中为主、三美(中国、印度、西方)皆具的意境说理论。王国维建立的意境说,上承金圣叹中、印结合的剧学理论和亚里士多德至叔本华的悲剧学说,下启20世纪文化艺术多元化发展的时代风气,不仅在中国美学史,更在世界美学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总结。

戏曲

四、表现内容的多元性

戏曲表现的内容几乎与小说一样丰富广阔,举凡帝王将相的政治军事斗争和婚姻爱情直至兵学商工的日常生活和险境奇遇、宗教场景和道士僧尼的生活和感情、城市和田园场景及荒山古岭与江河水乡,皆有所表现。历史剧的繁荣,显得蔚为大观,自先秦至明清直至近现代,都有所表现。结合明末清初的时事戏,如《鸣凤记》描写忠奸斗争,《万民安》《清忠谱》等世界上最早描写群众斗争场面的戏剧,可以说中国戏曲艺术的反映、描写了封建社会(严格地说应称为专制主义制度统治下的古、近代)的全过程。古希腊、罗马和印度的梵文文学生动形象地反映、描写了奴隶社会的人类生活,近现当代的欧美文学反映、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人类生活,近现当代的中国文学反映、描写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生活,而中国戏曲与小说则大致上表现了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的全过程,在世界文艺、文化史上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自晚明至清初,由明清传奇的开山作《浣纱记》开其端,至《长生殿》《桃花扇》成为一代艺术高峰,在世界戏剧史上首创双线情节结构,用史诗形式反思和探讨民族兴亡的历史教训,得出统治阶层的生活腐败是造成政治腐败、失败和民族衰亡的必然原因之一的历史结论,这些历史名剧至今犹如警钟长鸣,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又如明末传奇《鸳鸯绦》除形象描绘当时世路险恶、人情难测外,又用艺术手法揭示明清军事斗争形势的险恶并预示明廷危亡的前景。戏曲作家具有历史穿透力的卓越眼光,超过了同时代同题材的小说名家之作,给读者和观众以深刻的启示。

《长生殿》

戏曲在吸收佛教理论精华并作出艺术反映和表现佛教色彩的生活内容方面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佛教思想中的因缘观念、果报思想和三世理论,深入中国人之心,大量戏曲作品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和表现。与此相关,鬼魂戏大行其道,为世界别国所罕见。历代名著如关汉卿之《窦娥冤》无名氏之《盆儿鬼》(京剧改编为《乌盆记》)汤显祖之《牡丹亭》郑之珍之《目连救母》,直至当代,蔚为大观。汤显祖《牡丹亭记题词》特从理论上提出“人世之事,非人世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戏曲的优秀之作首先将这些佛教理论的精华与人世变幻莫测的社会、日常生活密切结合,给以丰富瑰异的表现,又给清代小说的经典《红楼梦》聊斋志异》以重大的艺术启示。另可称道的如上海沪剧作者热情表现20年代至40年代上海工人的反帝和反国民党黑暗统治斗争的众多剧目,如《星星之火》《黄浦怒潮》等,连成了上海现代革命史。这些都显示了戏曲表现内容的多元性。

五、艺术效果的多元性

一般认为艺术作品具有娱乐、欣赏、审美和教育(认识)四大功能。中国戏曲完整地具备这些功能,如前所言,戏曲给广大观众以道德、伦理教育,历史知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哲理教育和审美教育。戏曲所宣传、揄扬的忠孝节义、急公好义、扶贫救弱、互相帮助的传统美德,对中华民族淳厚民风的形成起着良好的作用。戏曲作品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极其突出,抗日战争时期周信芳上演的一些剧目即是显例。大量戏曲作品所鼓吹的爱情自主的思想,具有强烈的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给历代青年以很大的鼓舞。大量戏曲作品所鼓吹的与黑暗、邪恶势力作誓死斗争的反抗精神,对中华民族疾恶如仇、勇于抗争的民族精神之形成起着良好的作用。

戏曲和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其他优秀精华,起着巨大的凝聚力的作用,使整个中华民族,包括远涉海外的外籍华裔,具有强烈的凝聚性的认同观。戏曲的审美教育,不仅使一般观众和民众懂得如何欣赏美,不少青少年还通过戏曲的欣赏而向往艺术生涯,从而在成年后走上创作道路,成为戏曲作家或表演艺术家。戏曲能吸引各种年龄层次、各种文化程度、各个不同阶层的男女成为自己热情的观众,包括帝王将相、士绅平民,直至胼手胝足的劳苦大众,有不少人成为戏迷。据记载,明代的轿夫也会哼唱昆剧《西楼记》,现当代众多没有文化的工人市民喜听、会唱京剧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中国戏曲

戏曲和话剧一样,在中国和日韩、欧美的众多高等学府、研究机构作为高层次的教学内容和研究对象,吸引着广大师生和专家学者。戏曲在生动形象地记录各个历史时代的社会面貌、生活状况的同时,还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各个历史时代人们的心态、民俗和日常口语。王国维正确指出,戏曲以上的丰富内容,“足以供史家论世之资者不少”,“元剧实于新文体中自由使用新言语,在我国文学中,于《楚辞》、内典外,得此而三”(《宋元戏曲考》),则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亦不乏以此作为研究课题者。现当代的中国戏曲按地域和方言分化为三百多种地方戏,呈蔚为大观的多元性语音色彩和曲调之美,这在东方和世界戏剧中可称是独一无二的文化现象。

许多优秀戏曲剧目有多种地方戏的不同版本,如《白蛇传》《珍珠塔》《秦香莲》《梁祝》等。不同的地方戏上演相同的剧目,给观众以有差异的艺术享受。而不同的地方戏对同一剧目的不同艺术处理和发挥的各自艺术特色及所长,既展开艺术竞争,又丰富了戏曲的表演手段,百花争妍,推动了戏曲的繁荣和发展。除了中国各种方言外,戏曲在东方戏剧中最早由中外人士用西文和日语演唱进一步推进了戏曲舞台语言的多元性。

《梁祝》

中国戏曲的前景是当前需要探讨的紧迫问题,尽管戏曲有危机,但绝不会衰亡。因为从历史的经验看,戏曲衰亡只有两个原因:其一是统治者严禁,其二是战争的摧残;戏曲的繁荣也是两个原因:其一是统治者倡导,其二是和平时代经济的繁荣。目前,戏曲虽不会衰亡,但的确存在危机。危机在于我国经济刚处于发展阶段,戏曲目前尚缺乏经济的全面而有力的支撑;更在于“文革”造成的戏曲艺术人才断层,更使戏曲观众后继乏人。在目前的形势下,笔者认为戏曲要走向繁荣,必须争取以下五种前景,而以第一、第五两种为最重要。

一、市场性演出

戏曲要争取进入市场性演出的轨道,才能达到真正的繁荣。即不通过组织和动员,让观众自发地前来买票观赏。现在有的剧种在农村还有比较广阔的市场,剧团在农村尚能通过营业性的演出而获得生存。有的剧团,如上海市长宁沪剧团全靠演出养活自身并获得发展。但这远非普遍性现象。只有当全国大多数剧团能够全靠演出来养活自己甚至赖此发展自己,犹如1949年前剧团的如此生存,戏曲才能走向繁荣。

戏曲

二、庆典性演出

在市场性演出中受到欢迎的少数剧目由于艺术上达到高度成就,能参加各种类型和等级包括全国性的会演、展演,能在各种重大场合参加演出。此类剧目由此受到的重视和好评,被专家作为评论和研究的对象。这类优秀剧目为戏曲史作出不同程度的贡献,从而也可能被载入戏曲或文化之史册。


西校区会演

三、博物馆艺术

昆剧、梨园戏和有些京剧的剧目,属于古典艺术,欣赏难度高,但其传统剧目历经历史的大浪淘沙,是高层次的艺术精品,成为传统文化的典范。这类作品,虽然观众少,也必须精心保存下去,国际上称之为博物馆艺术。

梨园戏

四、国际性演出

以上二、三类的艺术精品,不仅是中国的精神财富和国宝,也是为人类文化作出杰出或伟大贡献的硕果。随着21世纪和平、发展时代的到来,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和发展,传统和当代戏曲精品应大力推向国际舞台,争取进入国际文化市场,进入国际性的重大庆典性演出活动,进入国际性的文化和艺术研究领域;更应在西方有志有识者的帮助下,将戏曲推到与西方歌剧、芭蕾舞和交响乐一样崇高的地位。笔者一直认为戏曲和歌剧、交响乐、芭蕾舞是艺术上属于同一等级的也即世界上最高级的兼具现代意义的古典艺术。

戏曲演出

五、多元化发展

戏曲为适应现代社会的条件和需要,必须做到多元化的发展。除以上四项外,戏曲必须和电影、电视和音像艺术联姻。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极“左”思潮的不良影响,众多艺术大师的艺术精品,只有少数拍成电影,大量的艺术形象只能随着大师年迈和故去而同归消失,造成无可估量的巨大损失!八九十年代由于领导的重视,已用声像手段为现存大师和戏曲精品作艺术纪录,可惜众多戏曲大师已过黄金时期,加上财力困窘,此类工作仍完成得很不如人意。笔者认为,随着新一代大师的产生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及有识者的支持,戏曲电影、电视剧和录音、录像、影碟,必能得到迅速发展。戏曲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更能发挥其艺术魅力,赢得广大的观众。

最后,在戏曲多元化的发展中,最重要的是戏曲的普及教育的发展。戏曲在大中小学开设欣赏课程,是戏曲得以繁荣发展的关键之举,有此要着,全盘皆活。通过此举,戏曲将重新拥有足够大量的知音和观众,能够培养出大批爱好者和业余演创人才,更能从中选拔出专业演创人才和大师。体育界早就认识到通过培养最广大的业余爱好者才能从中发现新苗、好苗,培养球类名将和围棋大师。戏曲更应如此。希望国家教委、文化部,令各级学校根据具体条件分批分期开设戏曲欣赏课,让学生受到德智体美的全面教育(戏曲对于德智体美都有促进作用),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戏曲鉴赏课程的开设,不仅给戏曲的发展保证了光明的前景,而且在中国教育史上增添了开创性的一笔,并给东方和世界各国的教育界以重大的启示。


戏曲

综上所述,戏曲的多元性特点实是决定戏曲持续发展和繁荣至今并将继续发展和走向新的繁荣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普及性的戏曲教育也因这个特点而能开展,并对戏曲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关文章